1、【题目】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张老师展示了大量动物脚印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他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选项: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答案:
解析:
1、【题目】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
选项: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答案:
解析:
1、【题目】学习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深刻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
选项:
A.知识与技能
B.思维与创新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选项:
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选项:
A.1983年
B.1986年
C.1993年
D.2006年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法规之一。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
1、【题目】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选项: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家,下列选项中,被誉为“交响曲之父”的作曲家是( )。
选项:
A.巴赫
B.莫扎特
C.海顿
D.贝多芬
答案:
C
解析: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年3月31日-一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故本题选C.【知识点】文化素养-艺术素养
1、【题目】学生学习了自然数以后,再学习复数,这种学习属于()。
选项: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类属学习
D.组合学习
答案:
A
解析:
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较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组合学习又称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复数包含了实数和虚数,自然也包括自然数,所以是总括学习,排除BCD,正确选项为A。
1、【题目】在学习成败归因影响学习动机的诸因素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
选项:
A.运气好坏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努力程度
答案:
解析:
1、【题目】小学生王某在课间玩时,故意将同学赵某推倒在地,致其骨折,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应对赵某受伤担责的主体是( )
选项:
A.王某监护人
B.学校
C.王某的班主任
D.王某
答案:
A
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三)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四)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五)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故本题选A.【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
1、【题目】班主任方老师刚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选项: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
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
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
D.擦掉字迹后再处理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