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床式栽培平菇在气温较高季节如何进行发菌管理,以防出现杂菌污染?
答案:
生料栽培平菇在气温较高季节栽培时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发
解析:
1、【题目】简述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
答案:
1)防止菌种的混杂,在菌种转管、出菇试验等工作中,均应加强品种隔离,减少品种间的混杂,以保证优良品种的遗传组成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稳定。
(2)控制菌种传代次数,菌种传代次数越多,产生变异的概率就越高,因此菌种发生退化的概率就会越多,生产中应严格控制菌种的移接代数。
(3)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保存菌种。
(4)创造菌种生长良好营养条件和外界环境。
(5)防止病毒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畸形平菇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有哪些?
答案:
畸形菇是低温、低湿、通气不好造成的。多产生于气温低于5
解析:
试题答案畸形菇是低温、低湿、通气不好造成的。多产生于气温低于5℃的冬季。应主要提高空气温度,辅之于提高空气湿度及加强通风换气等措施。
1、【题目】简述原种栽培种的质量要求
答案:
(1)种龄:转管次数不超过第5代的原种
(2)有效期:满瓶后三个月内有效草菇一个月内有效
(3)菌种的外观:菌丝生长健壮色泽洁白无杂菌虫害杂色出现银耳菌种除白色的银耳菌丝外还应有烟丝菌丝种瓶内无黄色水汁(菌丝老化代谢产物出现)总要求:纯、正、状、润、香。
解析:
1、【题目】简述培养料发酵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答案:
(1)选择发酵场地:以日光温室或半地下式太阳能温室为宜。保证发酵场地有较高的温度。
(2)培养料中的水分:最好分两次补足,有利于发酵。此种灭菌方法适用于平菇、金顶侧耳、白灵菇的栽培和蘑菇的后发酵。
解析:
1、【题目】薄膜覆盖下的食用菌菌丝徒长,形成较厚的菌丝被。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应怎样解决?
答案:
是薄膜覆盖得太严、时间较长,造成了高温、高湿、通气差的
解析:
试题答案是薄膜覆盖得太严、时间较长,造成了高温、高湿、通气差的不良环境条件,使菌丝徒长。菌丝徒长会导致出菇迟、出菇少或不出菇的后果。应将薄膜下端撑起,加强通风换气,使菌丝倒伏。
1、【题目】简述培养料发酵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答案:
(1)选择发酵场地:以日光温室或半地下式太阳能温室为宜。保证发酵场地有较高的温度。
(2)培养料中的水分:最好分两次补足,有利于发酵。此种灭菌方法适用于平菇、金顶侧耳、白灵菇的栽培和蘑菇的后发酵。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蘑菇栽培中培养料堆制和覆土的主要作用。
答案:
(1)堆制作用
①灭菌杀虫:在堆制过程中,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若10月初栽培,母种、原种、栽培种分别在何时制较适宜?
答案:
应7月下旬制母种,8月初制原种,9月初制栽培种。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培养基常压蒸气灭菌法的特点
答案:
压蒸气灭菌亦称流通蒸气灭菌,温度一般为100℃或略高。此法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较少,因温度不很高,培养料中养分不易破坏,可大量处理需要灭菌的物品。缺点是灭菌时间长,达100℃后,须持续8个小时以上,方可保证灭菌效果,燃料耗费多。
解析:
1、【题目】食用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包括哪些?
答案: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分。
解析:
1、【题目】双孢菇培养料发酵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①前发酵,时间25-30天,期间翻堆2-3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前发酵,时间25-30天,期间翻堆2-3次。
②后发酵,将料运到密闭室内,通入100℃蒸汽3-4小时,再3-4天,相当于巴氏消毒,杀死虫卵和杂菌。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培养基常压蒸气灭菌法的特点
答案:
压蒸气灭菌亦称流通蒸气灭菌,温度一般为100℃或略高。此法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较少,因温度不很高,培养料中养分不易破坏,可大量处理需要灭菌的物品。缺点是灭菌时间长,达100℃后,须持续8个小时以上,方可保证灭菌效果,燃料耗费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