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菌类园艺工问答题
菌类园艺工

1、【题目】导致子实体畸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湿度不适宜

(2)湿度(水分)管理调节不适宜

(3)光照不适宜

(4)通风调节不适宜

(5)杂菌,害虫的危害

解析:

1、【题目】简述培养料发酵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答案:

(1)选择发酵场地:以日光温室或半地下式太阳能温室为宜。保证发酵场地有较高的温度。

(2)培养料中的水分:最好分两次补足,有利于发酵。此种灭菌方法适用于平菇、金顶侧耳、白灵菇的栽培和蘑菇的后发酵。

解析:

1、【题目】若配制500m1PDA斜面培养基,其配方和配制过程如何

答案:

配方是:马铃薯100g,糖10g,琼脂10~12g,水500ml。

配制过程是:

⑴按配方备料、称量

⑵煮制马铃薯洗净,去皮及芽眼,切碎,加占配制量1.3倍的水,煮沸20min。用纱布过滤,取500ml滤液。

⑶分装通过漏斗装置分装于试管中。装量约占试管高度的1/4,勿玷污管口及管壁。7~10支试管扎一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严。

⑷灭菌在加热排冷气后,压力在0.1~0.15MPa灭菌30min。降压至零时取出培养基趁热摆成斜面。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什么叫代料栽培?其有什么优点?

答案:

人们习惯上把代替段木的人工栽培,如木屑、棉籽皮、秸杆等

解析:

试题答案人们习惯上把代替段木的人工栽培,如木屑、棉籽皮、秸杆等废弃物栽培食用菌叫代料栽培。保护树木,很好利用废料,有利于资源再生。

1、【题目】食用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包括哪些?

答案: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分。

解析:

1、【题目】双孢菇培养料发酵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①前发酵,时间25-30天,期间翻堆2-3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前发酵,时间25-30天,期间翻堆2-3次。

②后发酵,将料运到密闭室内,通入100℃蒸汽3-4小时,再3-4天,相当于巴氏消毒,杀死虫卵和杂菌。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叙述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取母种方法

答案:

实体组织分离法其种菇的标准与孢子分离法基本相同,分离前要准备好解剖刀、接种针、斜面试管培养基。分离时见蒸气接种法;或把切去部分菇柄的种菇置于超净工台内或接种箱内,用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然后用双手在菌盖的一侧纵向撕开,用经75%酒精和火焰灭菌的小镊子夹取一小块菌肉,接入到斜面试管培养基上,于25~27℃培养2~4天后,就可看到组织块上长出的白色绒毛状菌丝,即子实体组织分离培养的菌丝。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薄膜覆盖下的食用菌菌丝徒长,形成较厚的菌丝被。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应怎样解决?

答案:

是薄膜覆盖得太严、时间较长,造成了高温、高湿、通气差的

解析:

试题答案是薄膜覆盖得太严、时间较长,造成了高温、高湿、通气差的不良环境条件,使菌丝徒长。菌丝徒长会导致出菇迟、出菇少或不出菇的后果。应将薄膜下端撑起,加强通风换气,使菌丝倒伏。

1、【题目】食用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包括哪些?

答案: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导致子实体畸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湿度不适宜

(2)湿度(水分)管理调节不适宜

(3)光照不适宜

(4)通风调节不适宜

(5)杂菌,害虫的危害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请叙述三级菌种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答案:

木腐生菌类:木屑三级菌种制备方法与木屑二级种几乎相同,所不同的仅是在洗涤前菌种瓶的正中央打一锥形孔,孔径2cm。打孔的目的是接种时,菌种能从预留孔落入,便于菌种瓶内培养基表面和空穴内菌丝同步蔓延,缩短培育时间,有利于容器内菌丝的菌龄基本相同。

草腐生菌类:

1.麦粒三级菌种的制作:

1).浸泡,清洗,去尘土

2).摊晾、拌料

3).装瓶

4).洗瓶,塞棉花

5).灭菌、冷却

2.稻草段三级菌种的制作:取无霉烂,新鲜的干稻草段切成3-4cm长,浸泡3-5小时后沥干,撒入麸皮,拌入石膏,过磷酸钙,即可装瓶,压瓶,洗涤,塞棉花,立即灭菌。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原种接种操作过程

答案:

(1)手、母种管、接种工具酒精消毒,点燃酒精灯。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手、母种管、接种工具酒精消毒,点燃酒精灯。

(2)左手持母种管、右手持接种镐并灼烧(竖直、横拉)。

(3)拔掉棉塞,灼烧管口,并以火焰封住管口。

(4)将接种铲伸进母种管内,待冷凉,弃除前端1cm处的培养基,接种镐一经灭菌后不许接触未经灭菌的物体。

(5)将母种菌种切成5段,迅速移进原种瓶口,菌种不能掉外面(同时另一人将瓶口打开,并以火焰飞封口)。

(6)要以原种瓶口迎母种管口,不能反向。

解析:

1、【题目】菌种培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①培养室应清扫干净并严格消毒。

②菌种瓶应先竖放,当菌丝萌发定植后,改为横卧叠放。横放的菌种瓶可经常转动,使瓶内水分分布均匀。

③适时检查:有杂菌要及时清理;菌种未萌发,应补接菌种。当菌丝长满料面并深入料内1~2cm后,可改为5~7天检查一次。

④注意保持和调整培养室的温度:起初应保持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使菌丝能尽快生长、吃料,当菌丝快长满瓶时,要降低培养温度2~3℃,使菌丝健壮、增强生活力。

⑤注意调节空气、光照和湿度: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避免强光照射(应遮光),避免空气湿度过大(可减少污染)。

⑥做好防虫、防鼠、防杂菌工作。

⑦菌种长满后7~10天应及时转接。

解析:

1、【题目】若10月初栽培,母种、原种、栽培种分别在何时制较适宜?

答案:

应7月下旬制母种,8月初制原种,9月初制栽培种。

解析:

暂无解析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