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以下关于数学教育阶段目标的表述中,适合于大班的是()。
选项:
A.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
B.认识10以内数字,理解数字含义
C.学习lO以内单、双数和相邻数
D.正确判断lO以内的数量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儿童能够准确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阶段是()。
选项: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答案:
解析:
1、【题目】6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进行测量。为了比较两座塔的高度,儿童会走到一座塔旁边,在身体上与塔同高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走到另一个塔的旁边去比较。说明儿童已感知到等量关系的()。
选项:
A.可测性
B.连续性
C.可比性
D.传递性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儿童能够准确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阶段是()。
选项: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以下选项中,属于小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
选项:
A.探索物体的特征,学习讲述物体的异同
B.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C.学习概括物体的两个特征
D.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和在表格中摆放图形
答案:
解析:
1、【题目】幼儿学习减法比加法困难,说明在以下数量关系中,较难掌握的是()。
选项:
A.逆反关系
B.等量关系
C.数差关系
D.相邻关系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比较两种形体时,应注意突出其()。
选项:
A.相同点
B.相异点
C.变式
D.主要特点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数学教学离不开师幼间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是()。
选项:
A.游戏
B.观察
C.模仿
D.问答
答案:
解析:
1、【题目】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说明时间具有()。
选项:
A.流动性
B.不可逆性
C.周期性
D.抽象性
答案:
解析:
1、【题目】儿童能按数取物,说明其数概念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选项:
A.数量的感知阶段
B.数词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
C.数的运算初期阶段
D.数的运算阶段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说明时间具有()。
选项:
A.流动性
B.不可逆性
C.周期性
D.抽象性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幼儿学习、认识几何图形,可帮助幼儿逐步形成()。
选项:
A.空间观念
B.距离观念
C.深度观念
D.立体观念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安排有关数的教育内容时,小班初期只给儿童一些前数学经验,从小班后期到中班,再正式引入数的内容。这一安排体现的数学教育原则是()。
选项:
A.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B.让儿童动手操作
C.发展儿童思维结构
D.联系儿童生活
答案:
解析:
1、【题目】数学教学离不开师幼间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是()。
选项:
A.游戏
B.观察
C.模仿
D.问答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很多数学活动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需要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这说明数学教育可培养幼儿的()。
选项:
A.主动性
B.独立性
C.规则意识
D.任务意识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