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在中国政区图上,量得北京至台北的直线距离为5.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为1802.5公里,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选项:
A.1:35000
B.0_35公里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50公里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500公里
答案:
解析:
1、【题目】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的转折点是()
选项:
A.“*”结束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共八大召开
D.中共十三大召开
答案:
解析:
1、【题目】有利于日本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条件是( )
选项:
A.沿海良港众多、水力资源丰富
B.冲积平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
C.地壳比较稳定、森林资源丰富
D.河流源远流长、鱼类资源丰富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位于亚、非两洲间的非洲国家和亚、欧两洲问的亚洲国家是( )
选项:
A.苏丹、沙特阿拉伯
B.埃塞俄比亚、塞浦路斯
C.埃及、土耳其
D.埃及、俄罗斯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天朝田亩制度》颁布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③英法联军攻陷北京④《天津条约》签订
选项: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①②④③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光武中兴”指的是下列哪一人物的统治时期()
选项:
A.刘秀
B.杨坚
C.刘邦
D.李世民
答案:
解析:
1、【题目】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选项: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
答案:
解析:
1、【题目】下列地区中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的是( )
选项:
A.黄淮平原
B.滇南谷地
C.台湾省南部
D.陕南地区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选在11月出发,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选项:
A.冰雪已经大量消融
B.正是“夏季”,处于极昼时期
C.正是极夜时期,风雪较小
D.正是“冬季”,处于昼短夜长的时期
答案:
解析:
1、【题目】当北京是5月1日5点时,世界是4月30日的地方 ( )
选项:
A.多于一半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这种地方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特点是()
选项:
A.由南向北雨季出现的时间愈来愈晚,雨季持续的时间愈来愈长
B.由北向南雨季出现的时间愈来愈早,雨季持续的时间愈来愈短
C.由南向北雨季出现的时间愈来愈晚,雨季持续的时间愈来愈短
D.由北向南雨季出现的时问愈来愈晚,雨季持续的时间愈来愈长
答案:
解析:
1、【题目】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对尼克松的上述讲话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A.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
C.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D.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局面
答案:
解析:
1、【题目】“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选项: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在乌鲁木齐、银川、西宁、林芝等地建立毛纺织工厂,所依据的工业布局原则是 ( )
选项: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燃料产地
C.接近消费市场
D.劳动力廉价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