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简述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
答案:
1)防止菌种的混杂,在菌种转管、出菇试验等工作中,均应加强品种隔离,减少品种间的混杂,以保证优良品种的遗传组成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稳定。
(2)控制菌种传代次数,菌种传代次数越多,产生变异的概率就越高,因此菌种发生退化的概率就会越多,生产中应严格控制菌种的移接代数。
(3)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保存菌种。
(4)创造菌种生长良好营养条件和外界环境。
(5)防止病毒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若10月初栽培,母种、原种、栽培种分别在何时制较适宜?
答案:
应7月下旬制母种,8月初制原种,9月初制栽培种。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什么叫代料栽培?其有什么优点?
答案:
人们习惯上把代替段木的人工栽培,如木屑、棉籽皮、秸杆等
解析:
试题答案人们习惯上把代替段木的人工栽培,如木屑、棉籽皮、秸杆等废弃物栽培食用菌叫代料栽培。保护树木,很好利用废料,有利于资源再生。
1、【题目】在形态上伞菌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特点
答案:
伞菌是包括通常称其子实体为蘑菇(mushroom)的一类担子菌,由菌盖(pileus,cap)、菌柄(stipe,stem,stalk)、菌环和菌托等部分构成。
1.菌盖:菌盖是担子果最明显的部分,形状多种多样,菌盖边缘的形状有全缘或开裂,有的边缘内折或外翻,有的边缘平滑,有的边缘平滑具条纹,菌盖表面的皮层或角质层的菌丝体内常含有不同的颜色,使菌盖呈现白、黄、灰、红、紫、绿等不同的色泽,菌盖表面干燥、湿润或粘稠,平滑或粗糙。有些种类的菌盖表面具鳞片、纤毛或鳞片。
2.菌柄菌柄在菌盖下面,是联结和支撑菌盖的“支柱”,有中生、偏生或侧生之分,与菌盖不易分离或极易分离。质地有肉质、蜡质、纤维质等。菌柄颜色多种,形状也各不同,如圆柱状、棒状、纺锤状、杆状、粗筒形、圆头形、假根形等。
3.菌环和菌托菌环是内菌膜遗留在菌柄上的环状物,常在菌柄的上部,有各种形状,单层、双层或齿轮形。菌环的有无是鉴定种属的重要依据。菌托是菌柄在伸长时,外菌膜破裂形成的,菌托的形状有苞状(saccatE.、杯环状(marginatE.、鳞片状(friablE.、粉状(powdery)、环带状等。菌环、菌托的有无是伞菌分类鉴定中重要的特征。
解析:
1、【题目】床式栽培平菇在气温较高季节如何进行发菌管理,以防出现杂菌污染?
答案:
生料栽培平菇在气温较高季节栽培时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发
解析:
试题答案生料栽培平菇在气温较高季节栽培时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发菌管理来防止出现杂菌污染:
(1)要注意降低温度,防止堆垛太紧而升温烧菌;
(2)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培养室及周围环境要清洁干净;
(4)注意遮光,不需光照,黑暗培养更好;
(5)注意检查杂菌污染,出现杂菌及时处理。
1、【题目】叙述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取母种方法
答案:
实体组织分离法其种菇的标准与孢子分离法基本相同,分离前要准备好解剖刀、接种针、斜面试管培养基。分离时见蒸气接种法;或把切去部分菇柄的种菇置于超净工台内或接种箱内,用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然后用双手在菌盖的一侧纵向撕开,用经75%酒精和火焰灭菌的小镊子夹取一小块菌肉,接入到斜面试管培养基上,于25~27℃培养2~4天后,就可看到组织块上长出的白色绒毛状菌丝,即子实体组织分离培养的菌丝。
解析:
1、【题目】若配制500m1PDA斜面培养基,其配方和配制过程如何
答案:
配方是:马铃薯100g,糖10g,琼脂10~12g,水500ml。
配制过程是:
⑴按配方备料、称量
⑵煮制马铃薯洗净,去皮及芽眼,切碎,加占配制量1.3倍的水,煮沸20min。用纱布过滤,取500ml滤液。
⑶分装通过漏斗装置分装于试管中。装量约占试管高度的1/4,勿玷污管口及管壁。7~10支试管扎一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严。
⑷灭菌在加热排冷气后,压力在0.1~0.15MPa灭菌30min。降压至零时取出培养基趁热摆成斜面。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影响搅拌效果的两个关键点。
答案:
栽培原材料相当广泛,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米
解析:
1、【题目】请叙述三级菌种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答案:
木腐生菌类:木屑三级菌种制备方法与木屑二级种几乎相同,所不同的仅是在洗涤前菌种瓶的正中央打一锥形孔,孔径2cm。打孔的目的是接种时,菌种能从预留孔落入,便于菌种瓶内培养基表面和空穴内菌丝同步蔓延,缩短培育时间,有利于容器内菌丝的菌龄基本相同。
草腐生菌类:
1.麦粒三级菌种的制作:
1).浸泡,清洗,去尘土
2).摊晾、拌料
3).装瓶
4).洗瓶,塞棉花
5).灭菌、冷却
2.稻草段三级菌种的制作:取无霉烂,新鲜的干稻草段切成3-4cm长,浸泡3-5小时后沥干,撒入麸皮,拌入石膏,过磷酸钙,即可装瓶,压瓶,洗涤,塞棉花,立即灭菌。
解析:
1、【题目】利于形成花菇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催化时机:菌盖直径达2~3cm。催花措施:降低湿度至60%左右,加强通风、强光及大温湿差,促使盖表面开裂。不能喷水,注意防潮湿,以保证花纹呈白色。
具体措施:傍晚盖膜升温、增湿,使棚温增至28~35℃。白天揭膜降温、降湿,短时间内降到15℃以下,让阳光直晒,如此大温湿差及强光刺激3~4天,即可催出花纹。
保花:保持温度5~10℃,空气湿度60%左右,约15天左右,使菌盖增大增厚,花纹加宽加深增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