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选项:
A.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
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
解析:
1、【题目】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选项: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
解析:
1、【题目】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选项: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率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来实现的,其中,义务性规范是告诉人们:()
选项:
A.不得或者不准做什么
B.可以或者有权做什么
C.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D.能够或者不能做什么
答案:
解析:
1、【题目】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占用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现在世界上每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的篇文章中又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选项:
A.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B.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
C.苏俄宣布废除从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奔月“,实现了我国()
选项:
A.深空探测“零的突破”
B.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
C.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
D.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缔约转移轨道等多项技术突破
答案:
解析:
1、【题目】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选项:
A.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16年6月,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已超过30%,流转土地4.6亿亩。当前,为解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不再种地、种地的人又没有相应权利这一突出问题,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作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是()
选项:
A.实行农村耕地保护制度
B.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C.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答案:
解析:
1、【题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16年6月,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已超过30%,流转土地4.6亿亩。当前,为解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不再种地、种地的人又没有相应权利这一突出问题,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作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是()
选项:
A.实行农村耕地保护制度
B.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C.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