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关于犯罪数额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甲在1995年1月抢夺他人财物价值3万元;1995年2月抢夺他人财物价值2万元。甲的犯罪数额是5万元
B.乙收受贿赂15万元,将其中3万元作为单位招待费使用。乙的犯罪数额是12万元
C.丙第一次诈骗6万元,第二次诈骗12万元,但用其中6万元补偿第一次诈骗行为被害人的全部损失。丙的犯罪数额是6万元
D.丁盗窃他人价值6000元的手机,在销赃时夸大手机功能将其以1万元卖出。丁除成立盗窃罪外,还成立诈骗罪,诈骗数额是1万元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工厂仓库工作人员甲利用晚上值班的机会,在一周内三次窃取通信电缆,甲的行为属于()。
选项:
A.继续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甲某为某教育委员会主任,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伪造民办教师名册,从 1998 年 2 月贪 污 2300 元,1999 年 5 月贪 污 1800 元,2000年 11 月 3400元。对于甲某的行为()。
选项:
A.不构成犯罪
B.属于连续犯构成贪污罪
C.属于继续犯构成贪污罪
D.属于牵连犯构成贪污罪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齐某与冯某系夫妻,1999年从原籍甲市A区来到乙市,居住在乙市B区。2009年5月18日二人因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被判刑5年,齐某被关押在乙市C区,冯某被关押在乙市D区。2009年9月齐某拟向法院提起离婚,则应该向哪个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该诉讼
选项:
A.甲市A区
B.乙市B区
C.乙市C区
D.乙市D区
答案:
解析:
1、【题目】以下事实能够导致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是
选项:
A.甲素擅书法。一日,甲在梦游中挥毫泼墨,写就一幅颇有艺术水准的书法作品
B.甲对同事乙说,如果评上工程师就请客。后来甲果然评上工程师
C.甲与乙在定情崖下盟誓: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D.乙约甲到奥体中心打球,甲打车花费50元到达后,乙电话告知甲自己因事不能前往
答案:
解析:
1、【题目】甲为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而伪造公文、印章,甲的行为属于()。
选项:
A.想象竞合犯
B.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答案:
解析:
1、【题目】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选项:
A.宪法
B.民法
C.行政法
D.侵权法
答案:
解析:
1、【题目】甲某于2000年多次盗割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致使数辆列车延误,造成严重后果,甲的行为构成:()。
选项:
A.破坏交通设备罪
B.破坏通讯设备罪
C.盗窃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答案:
解析:
1、【题目】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选项:
A.构成犯罪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
D.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答案:
A
解析:
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属于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根据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在同一犯罪构成要件内的对象错误,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选项A中,甲打错电话误将丙当作乙实施了诈骗,并骗取了大量财物,虽然该行为对象错误,但是仍然在同一犯罪构成要件内,应认定为诈骗罪既遂。选项D中,乙属于对象认识错误,但甲不属于对象错误,甲属于打击错误。
选项B错误。甲欲枪杀乙,因未瞄准而将丙杀死,属于打击错误。对于打击错误,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的认定不同。法定符合说认为,甲在主观上有杀人故意,客观上也导致他人死亡,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具体符合说认为客观事实与行为人的主观认识没有形成具体的符合,因此甲对乙承担杀人未遂的责任,对丙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的责任,二者属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选项C错误。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事前的故意,是指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出现的情况。就事前故意而言,行为人主观意图实施的犯罪与实际实施的犯罪罪名相同,并未超出同一个犯罪构成,因此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而非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1、【题目】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选项:
A.市公安局
B.区治安联防队
C.区公安分局
D.李某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选项:
A.宪法
B.民法
C.行政法
D.侵权法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
B.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
C.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
D.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
答案:
解析:
1、【题目】A市某县土地管理局以刘某非法占地建住宅为由,责令其限期拆除建筑,退还所占土地。刘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哪一种说法是准确的?()
选项:
A.复议机关只能为A市土地管理局
B.若刘某撤回复议申请,则无权再提起行政诉讼
C.刘某有权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复议
D.若复议机关维持了某县土地管理局的决定,刘某逾期不履行的,某县土地管理局能够自行强制执行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