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名词解释:社会变迁
答案:
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包括四类内容:其一,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其二,社会的基本结构;其三,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其四,人与自然。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社会问题一般特征
答案:
(1)社会性
(2)普遍性
(3)特殊性
(4)集群性
(5)复杂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组织
答案:
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的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
答案:
(1)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2)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物质和精神的损失。(3)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4)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改善、提高有关机构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述如何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答案:
(1)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把小城镇发展的重点放到现有的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
(2)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建设规模大小,占地多少,基础设施布局等,应当严格的进行论证。
(3)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是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4)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加快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改革小城镇管理体质;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居民的市民素质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特点。
答案:
1、社会流动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2、社会结构从封闭迈向开放。
3、社会流动呈向上流动的趋势。
4、当前,中国社会流动仍然受制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带有明显的转型特点。
5、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正在表露出一些不利于社会开放、 公正的消极趋向:
(1)阶层流动的代际继承性在增强。
(2)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等主要资源出现向上层集聚的趋势。
(3)一些阻碍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社会网络特征。
答案:
1)普遍性。
(2)多重性。
(3)滚珠性。
(4)多向性。
(5)隐蔽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答案:
(1)初级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2)初级群体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具有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烈等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述科层制组织的优点和弊端。
答案:
优点: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相比较其他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韦伯相信,建立在法理型基础上的科层制是对工业社会中大型和复杂的组织进行行政管理的最有效手段。
弊端:(1)形式主义。科层制强调组织成员应严格照章办事,然而过度的照章办事,也会产生形式主义的弊端。
(2)繁文缛节。科层制强调组织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各种交涉应具有正式性,通常要求以公文的形式和特定的仪式来进行,由此会产生繁文缛节的弊端。
(3)用人困境.科层制虽然强调依据才能录用职员,但同时按规章给予晋升的机会,这就会产生源于彼得原则的用人困境问题。
(4)人情味欠缺。科层制要求组织成员在办事过程中应去除个人的思想情感对组织事务的干扰,避免由人的主观性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5)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科层制强调组织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但组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规章制度的改变往往滞后,从而降低了组织的调节和适应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集体行为
答案:
集体行为是指在缺乏确定的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的条件下, 很大程度上自发形成的,由许多个体参加的非制度化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社会学方法论探讨主要问题。
答案:
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
(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答案:
(1)初级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2)初级群体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具有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烈等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