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选项: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周滇《逢邻女》诗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的句子。这里所描写的女装形式流行于:()
选项:
A.汉朝
B.南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解析:
1、【题目】某国是铁矿石、 石油等大宗商品 (以美元计价 )的进口国。 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
① 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
②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③ 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
④ 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选项: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毛泽东说: “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选项:
A.处于非支配地位的部分及其变化不影响整体的功能
B.在一些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
C.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只要充分发挥部分的作用,就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2012~2018 年间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变化如图3 所示。促成这一变化的经济现象有
① 乙国吸引甲国的游客数量逐年增长
② 乙国在甲国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③ 乙国出口到甲国的文化产品日趋丰富
④ 乙国向甲国支付的知识产权费用持续上升
选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已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①重开边境贸易②割让幽云十六州③约为兄弟之国④封元昊为夏国主
选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解析:
1、【题目】20XX 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选项: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选项: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加强对中华老字号、 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 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128 家,平均有 160 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 ……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这表明
① 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② 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 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④ 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选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选项:
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2018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以 “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 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 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
① 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要求
② 保障了自治区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
③ 是保证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
④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
选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选项: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答案:
解析:
1、【题目】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选项: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答案:
解析:
1、【题目】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 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 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选项: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