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选项: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容易辨别的是()。
选项:
A.正方形
B.三角形
C.梯形
D.圆形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进行研究时,常用的方法是()。
选项: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
答案:
解析:
1、【题目】我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为了适应所在地区园舍缺乏、设备不足、适龄幼儿多的特点而采取的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形式是()。
选项:
A.二部制幼儿园
B.完全幼儿园
C.学前班
D.巡回辅导班
答案:
解析:
1、【题目】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是()。
选项: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质的研究
D.个案研究
答案:
解析:
1、【题目】实现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选项:
A.自主化
B.社会化
C.虚构化
D.教育化
答案:
解析:
1、【题目】婴儿“认生”一般发生在()。
选项:
A.1~2个月
B.2~4个月
C.6~12个月
D.10~12个月
答案:
解析:
1、【题目】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是()。
选项:
A.机械识记
B.形象记忆
C.意义识记
D.语词逻辑记忆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
选项: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性
D.注意转移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个体所有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
选项:
A.性格
B.能力
C.个性
D.气质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