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世界上第一批真正靠生产新闻为生的职业工作者出现在
选项:
A.16世纪的意大利
B.18世纪的美国
C.17世纪的德国
D.19世纪的中国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对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收受贿赂的监督,属于对()
选项:
A.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
B.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C.决策者和管理者行为的监督
D.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监督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手段的核心内容是()
选项:
A.新闻资源
B.新闻需求
C.新闻记者
D.新闻传播基本规律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立法是指()。
选项:
A.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律条文
B.统治阶级制定、颁布和修订新闻法律的程序和过程
C.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控制新闻事业的程序原则和机制
D.运用新闻媒体对国家立法的宣传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对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收受贿赂的监督,属于对()
选项:
A.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
B.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C.决策者和管理者行为的监督
D.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监督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颁布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新闻法的国家是()
选项:
A.南斯拉夫
B.芬兰
C.中国
D.苏联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选项:
A.信息是新闻的一种体裁
B.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C.信息是信息,新闻是新闻,二者毫不相干
D.信息就是新闻,新闻就是信息,二者毫无差别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导致群众对典型宣传产生不真实感的主要原因是()。
选项:
A.有意拔高典型
B.报道数量过大
C.报道篇幅长
D.报道时间集中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毛泽东于1957年6月14日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新闻手段”这一概念在理论意义上专指()
选项:
A.所有的新闻媒介
B.采集新闻信息的方式
C.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等编播形式的总称
D.通过对事实的客观报道表达传播者的立场和观点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春秋时期曾经召开过三次重大的“弥兵会议”,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发生在()。
选项:
A.公元前546年
B.公元前579年
C.公元前647年
D.公元前651年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选项:
A.信息是信息,新闻是新闻,二者毫不相干
B.信息就是新闻,新闻就是信息,二者毫无差别
C.信息是新闻的一种体裁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提出“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予真理”观点的是()
选项: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事业阶级性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
选项:
A.发表政治观点
B.公布编辑方针
C.公布传播宗旨
D.报道事实和评价事实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有论者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这种起源观属于()。
选项:
A.本能说
B.社会需求说
C.意志说
D.信息交往说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