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加强对中华老字号、 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 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128 家,平均有 160 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 ……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这表明
① 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② 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 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④ 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选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国是铁矿石、 石油等大宗商品 (以美元计价 )的进口国。 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
① 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
②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③ 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
④ 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选项: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国是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国。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
①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
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③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
④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选项: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答案:
解析:
1、【题目】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选项: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答案:
解析:
1、【题目】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2018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这一论述
①表明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共识已经形成
②反映中国拥有全球环境治理的话语主导权
③彰显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表达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
选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解析:
1、【题目】2012~2018 年间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变化如图3 所示。促成这一变化的经济现象有
① 乙国吸引甲国的游客数量逐年增长
② 乙国在甲国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③ 乙国出口到甲国的文化产品日趋丰富
④ 乙国向甲国支付的知识产权费用持续上升
选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完全可以和欧洲古代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相提并论”。该学者是()
选项:
A.斐秀
B.郦道元
C.沈括
D.徐霞客
答案:
解析:
1、【题目】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选项: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答案:
解析:
1、【题目】20XX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选项: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答案:
解析:
1、【题目】《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已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①重开边境贸易②割让幽云十六州③约为兄弟之国④封元昊为夏国主
选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选项: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
答案:
解析:
1、【题目】2018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以 “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 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 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
① 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要求
② 保障了自治区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
③ 是保证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
④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
选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选项: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