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是怎样的?
答案:
1、易于接收接受;
2、可听性;
3、准确性;
4、完整性;
5、通俗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题目】电视影像的要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题目】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1、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
2、充分发挥新闻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保持媒体的公信力;
3、促进新闻队伍建设,保证新闻事业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哪些?
答案:
解析:
1、【题目】电视影像的要素是什么?
答案:
1、镜头与蒙太奇(蒙太奇的三层含义: a、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b、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c、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2、画面结构;
3、光线;
4、拍摄角度;(平角、俯角、仰角、正面、侧面、背面。 )
5、运动镜头;(变焦距、摇镜头、移动镜头。 )
6、景别;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答案:
解析:
1、【题目】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答案: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 1895 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 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 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 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 1896 年 8 月 9 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 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 。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 由汪康年继续主持。1898 年 8 月 8 日停刊。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电视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题目】结合实际,谈谈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人应满足哪些专业要求。
答案:
解析:
1、【题目】什么是舆论导向?
答案:
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广播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题目】如何理解新闻媒体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