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与一般企业相比,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以及经营与管理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1)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在公益性与市场化程度上的区别,实行不同类型的供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2 分)
(2)根据供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定价制度 (2 分)
(3)无论实行何种经营管理模式,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都应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2 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论述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具体表现以及综合治理方式
答案:
(1) 现代的环境污染己经发展为综合污染。 (1 分)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水体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固休废物污染。 (3 分)
(2)环境治理要强调综合治理, 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 ,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 综合运用法律、 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于段解决环境问题。 (2 分)综合治理自先要强化法治, 建立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休系 ;其次要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 ;再次要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3 分 )(适当展开占 2 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
答案:
城市的产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1)首先,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其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最后,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
总而言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历史前进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现象。它是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市政体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
(1) 城市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2 分)
(2)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2 分 )
(3)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2 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战略沿革的几个阶段。
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沿革,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90年代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实行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并且起到了积极的历史性作用。
(2)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使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开创了由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带动各类经济区所形成的东部、中部、西部经济联动发展的局面。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战略。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述市政体制的作用。
答案:
市政体制是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对于维护国家政权稳定、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有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市政体制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政权
城市政权是现代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市政体制的良好运转,能够使城市政权更好地发挥治理作用,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维护。
(2)市政体制是组织和开展市政管理活动的依据
市政管理活动适应了城市政权行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需要,因此城市政权的统治和管理职能决定了市政体制的性质,有什么样的城市政权统治和管理职能,也就有什么样的市政体制。
(3)市政体制的变革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政体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和自我完善,不仅能够缓解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强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而且能够有效地推进和强化市政管理,缓和社会矛盾。
(4)市政体制的变革推进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市政体制属于政治上层建筑,因此它必须与相应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相适应,否则将对其产生阻碍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财政收入主要有哪些?
答案:
城市财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来源于下列城市财政收入:
(1)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是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额作为计税依据。
(2)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向城镇土地的所有者一国家所缴纳的使用土地的租金。
(3)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包括供电、供水、煤气和电话等方面,计入向单位和居民征收的公用事业价格中。
(4)其他税收。包括车船税、燃油税等。
(5)若干种收费。包括城市排污费、过桥费、过隧道费、住宅建设配套费等。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市政过程的主要环节
答案:
(1) 市政决策:将公共意志转化为处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一般规范和具体意见。 (2 分)
(2)市政执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与市政决策并监督其实施,以及实施公共行政、提供公共服务等行为。(2 分)
(3)市政控制:检测、及时发现偏差并纠偏。 (2 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战略沿革的几个阶段。
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沿革,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90年代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实行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并且起到了积极的历史性作用。
(2)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使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开创了由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带动各类经济区所形成的东部、中部、西部经济联动发展的局面。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战略。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市政过程的主要环节
答案:
(1) 市政决策:将公共意志转化为处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一般规范和具体意见。 (2 分)
(2)市政执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与市政决策并监督其实施,以及实施公共行政、提供公共服务等行为。(2 分)
(3)市政控制:检测、及时发现偏差并纠偏。 (2 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
(1) 城镇体系规划:分为全国、省域、市域和县域四个层次。 (2 分)
(2)城市总体规划:是关于城市各项建设的战略部署。 (2 分)
(3)城市详细规划:对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内各项建设做出具体安排。 (2 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我国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原则。
答案:
中国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原则:
(1)第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都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都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安排。中国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长期指导着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2)第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中要根据各自城市的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与开发。
(3)第三,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综合开发是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核心,产业转移是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连接点。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城市市场管理的意义
答案:
(1) 有利于维护城市经济秩序。 (2 分)
(2)有利于城市企业生产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 分)
(3)有利于保障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设计市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市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1)首先,应注意市政绩效评估维度的选择。
市政绩效指标体系应在强调指标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充分、全面地反映市政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
(2)其次,市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直充分考虑指标之间的隶属度。
隶属度的概念来源于模糊数学?模糊数学认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其概念的外延不是很清楚,无法用经典集合论来描述。
(3)再次,市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还应强化相关性分析。
绩效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会对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指标的高相关性往往会导致被评估对象信息的重复使用。
(4)最后,市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还应关注各项指标的鉴别力大小。
鉴别力是指评估指标区分评估对象特征差异的能力,市政绩效评估指标的鉴别力则是指标区分和鉴别不同部门绩效强弱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城市市场管理的意义
答案:
(1) 有利于维护城市经济秩序。 (2 分)
(2)有利于城市企业生产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 分)
(3)有利于保障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