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游客可以跟团游,也可以自由行。自由行游客虽避免了跟团游的集体束缚,但也放弃了人工导游的全程讲解,而近年来他们了解旅游景点的文化需求却有增无减。为适应这一市场需求,机遇手机平台的多款智能导游APP被开发出来。他们可定位用户位置,自动提供景点讲解、浏览问答等功能。有专家就此指出,未来智能导游必然会取代人工导游,传统的导游职业将消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推断
选项:
A.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游客可以跟团游,也可以自由行。自由行游客虽避免了跟团游的集体束缚,但也放弃了人工导游的全程讲解,
B.旅行中才会使用的智能导游APP,如何保持用户粘性、未来又如何取得商业价值等都是待解问题。
C.好的人工导游可以根据游客需求进行不同类型的讲解,不仅关注景点,还可表达观点,个性化很强,这是智能导游APP难以企及的
D.目前发展较好的只能坚持导游APP用户量在百万级左右,这与当前中国旅游人数总量相比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市场还没有培养出用户的普遍消费习惯
E.国内景区配备的人工导游需要收费,大部分导游讲解的内容都是事先背好的标准化内容。但是,即使人工导游没有特色,其推出市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答案:
解析:
1、【题目】根据碳 14 检测 ,卡皮瓦拉山岩画的创作时间最早可追溯到 3 万年前。在文字尚未出现的时代,岩画是人类沟通交流、传递信息、记录日常生活的方式。 于是今天的我们可以在这些岩画中看到 :一位母亲将孩子举起嬉戏, 一家人在仰望并试图触碰头上的星空……动物是岩画的另一个主角,比如巨型犰狳、马鹿、螃蟹等。在许多画面中,人们手持长矛,追逐着前方的猎物。由此可以推断,此时的人类已经居于食物链的顶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断 ?
选项:
A.岩画中出现的动物一般是当时人类捕猎的对象。
B.3万年前,人类需要避免自己被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猎杀。
C.能够使用工具使得人类可以猎杀其它动物,而不是相反。
D.有了岩画,人类可以将生活经验保留下来供后代学习,这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
E.对星空的敬畏是人类脱离动物、产生宗教的动因之一。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大学读书会开展“一月一带”活动。读书会成员甲乙丙丁戊5人在《论语》《史记》《唐诗三百首》《奥德赛》《资本论》中各选一种阅读,互不重复。
已知:
1.甲爱读历史,会在《史记》和《奥德赛》中选一本
2.乙和丁只爱中国古代经典,但没有读诗的心情
3.如果乙选《论语》,则戊选《史记》。
事实上,每个人都选了自己喜爱的书目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哪项?
选项:
A.甲选《史记》
B.乙选《奥德赛》
C.丙选《唐诗三百首》
D.丁选《论语》
E.戊选《资本论》
答案:
解析:
1、【题目】在三角形ABC中,AB=4,AC=6,BC=8,D为BC中点,则AD=()
选项:
A.√11
B.√10
C.3
D.2√2
E.7
答案:
解析:
1、【题目】如下图,六边形 ABCDEF 是平面与棱长为 2 的正方体所截得到的,若 A、B、D. B 分别为相应棱的中点,则六边形 ABCDEF 的面积为()
选项:
A.3√2
B.√3
C.2√3
D.3√3
E.4√3
答案:
D
解析:
六边形ABCDEF从正方体中拿出如下图:O为球心:
由勾股定理可得:DE=AB=√2,OD=√2,同理:OE=0A=OB=√2,因此ABCDEF为正六边形,由6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即SABCDEF=6xS△OAB=6*√3/4(√2)2=3√3,选D。
1、【题目】设n为正整数,则能硝定n除以5的余数
(1)已知n除以2的余数(2)已知n除以3的余数
选项: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答案:
解析:
1、【题目】研究人员使用脑电图技术研究了母亲给婴儿唱童谣时两人的大脑活动,发现当母亲与婴儿对视时,双方的脑电波趋于同步,此时婴儿也会发出更多的声音尝试与母亲沟通。他们据此认为,母亲与婴儿对视有助于婴儿的学习与交流。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人员的观点?
选项:
A.在两个成年人交流时,如果他们的脑力波同步,交流就会更顺畅。
B.当父母与孩子互动时,双方的情绪和心率也会互动。
C.当部分学生对某学科感兴趣时,他们的脑电波会渐趋同步,学习效果也会随之提升。
D.当母亲和婴儿对视时,他们都在发出信号,表明自己可以且愿意与对方交流。
E.脑电波趋于同步可优化双方对话状态,使交流更加默契,增进彼此了解。
答案:
解析:
1、【题目】近年来,手机、 电脑的使用导致工作与生活界限日益模糊, 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一直在减少,熬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常态。科学研究表明,熬夜有损身体健康,睡眠不足不仅仅是多打几个哈欠那么简单。有科学家具体建议, 人们应该遵守作息规律。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科学家所做的建议 ?
选项:
A.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抑郁症等多种疾病,严重时还会造成意外伤害或死亡
B.缺乏睡眼会降低体内脂肪调节瘦激素的水平,同时增加饥饿激素,容易导致暴饮暴食、体重增加。
C.熬夜会让人的反应变慢、认知退步、思维能力下降,还会引发情绪失控,影响与他人的交流。
D.所有的生命形式都需要休息与睡眠。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睡眠这个让人短暂失去自我意识、变得极其脆弱的过程并未被大自然淘汰。
E.睡眠是身体的自然美容师,与那些睡眠充足的人相比,睡眠不足的人看上去面容憔悴,缺乏魅力。
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李诗、王悦、杜舒、刘默是唐诗宋词的爱好者,在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中 4 人各喜爰其中一位,且每人喜爱的唐诗作者不与己自己同姓。关于他们 4 人,已知 :
(1)如果爰好王维的诗,那么也爱好辛弃疾的词 ;
(2)如果爰好刘禹锡的诗,那么也爱好岳飞的词 ;
(3)如果爰好杜甫的诗,那么也爰好苏轼的詞。
如果李诗不爰好苏轼和辛弃疾的词,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选项:
A.杜舒爰好辛弃疾的词
B.王悦爰好苏轼的词
C.刘默爰好苏轼的词
D.李诗爰好岳飞的词
E.杜舒爰好岳飞的词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有甲,乙两袋奖券,获奖率分别为p和Q值。某人从两袋中各随机抽取1张奖券,则此人获奖的概率不小于3/4。
(1)已知p + q = 1
(2)已知PQ =四分之一
选项: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食堂采购4类(各蔬菜名称的后一个字相同,即为一类)共12种蔬菜:芹菜、菠菜、韭菜、青椒、紅椒、黄椒、黄瓜、冬瓜、丝瓜、扁豆、毛豆、豇豆。并根据若干条件将其分成3组,准备在早中晩三餐中分別使用。已知条件如下:
(1)同一类别的蔬菜不在一组;
(2)芹菜不能在黄椒一组,冬瓜不能在扁豆一组;
(3)毛豆必须与红椒或韭菜同一组:
(4)黄椒必須与虹豆同一組。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选项:
A.芹菜与豇豆不在同一组。
B.芹菜与毛豆不在同一组。
C.菠菜与扁豆不在同一组。
D.冬瓜与青椒不在同一组。
E.丝瓜与韭菜不在同一组。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