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名词解释:教育政策
答案:
教育政策是指政党、政府等公共权力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制定、实施的,对各类教育活动进行调控和管理的行为规范、准则。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答案:
(1)前后对比法(2)对象评定法(3)专家判断法(5)自我评定法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公共政策的功能。
答案:
(1)指导功能(2)控制功能
(3)协调功能(4)分配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环境
答案:
政策环境是指政策制定系统之外的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在政策执行时的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包括经济实力和经济体制两方面。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治状态。
(3)文化环境。政治执行中的文化环境包括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公民素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述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政策制定和输出的
答案:
(1)大众传媒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2)大众传媒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和政策的认识,影响决策者能否适时制定出有效的公共政策。
(3)大众传媒有助于决策者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
(4)大众传媒通过影响政策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以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1999年6月初,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日报、晚报、电视台、电台就此事件做了大量报道,反映了学生、家长、教师、中小学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之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1999年8月末,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数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
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公众已议论了多年,有关专家也呼吁了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政策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
答案:
条件有: (1)事件或问题必须严重, 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 (2)必须被有关政府部门察觉, 引起其重视。 (3)要有民主、 开放的察觉机制, 如新闻媒体。 应吸取的教训: 完善察觉机制,以便及时察觉问题,迅速作出回应。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
答案: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
(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 (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 (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
(7)不易得到政策评估所需经费。 (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依据政策调整采取渐进方式的合理性,试析中国改革采取渐进路线获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
(1)现成利益结构限制,重大断裂型调整易激化利益冲突。 (2)现行政策制约。
(3)渐进式调整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 (4)可以减少改革成本。
(5)全面彻底改革难以被大众接受,人类理性局限。 (6)社会稳定所需。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公共政策
答案: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和其他政治团体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公共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规范的总称。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
答案: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
(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 (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 (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
(7)不易得到政策评估所需经费。 (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1999 年 6 月初,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中小学学生负担重、 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 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日报、晚报、电视台、电台就此事件做了大量报道,反映了学生、家长、教师、中小学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之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 1999 年 8 月末,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数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
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公众已议论了多年,有关专家也呼吁了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政策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 ?
答案:
条件有: (1)事件或问题必须严重, 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 (2)必须被有关政府部门察觉, 引起其重视。 (3)要有民主、 开放的察觉机制, 如新闻媒体。 应吸取的教训: 完善察觉机制,以便及时察觉问题,迅速作出回应。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教育政策
答案:
教育政策是指政党、政府等公共权力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制定、实施的,对各类教育活动进行调控和管理的行为规范、准则。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政策评估
答案:
政策评估的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效果(效率、价值、问题等)进行的一种估量和评价,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新政策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环境
答案:
政策环境是指政策制定系统之外的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在政策执行时的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包括经济实力和经济体制两方面。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治状态。
(3)文化环境。政治执行中的文化环境包括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公民素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式政策规划的缺陷
答案:
(1)政府本身的自利性和价值偏好,使单纯的政府规划不能确保公正。
(2)政府对一些问题的理性认知能力也是有限的,单纯由政府作出的规划难以确保其科学性。
(3)单一式政府规划将各方利益主体排除于规划过程之外,这种政策规划明显缺乏民主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