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下列 ( ) 不可能成为统计行政诉讼中的被告。
选项: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统计管理相对人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根据《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不属于非公有经济。
选项:
A.私有经济
B.港澳台经济
C.外商经济
D.集体经济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学校 10000 名女生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160cm,标准差为 5cm,其中6827 名女生身高的可能范围是()。
选项:
A.160cm到165cm
B.150cm到170cm
C.155cm到165cm
D.155cm到160cm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北京统计局与北京市工商局联合执法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由 ( ) 管辖。
选项:
A.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局
B.国家统计局
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D.北京市人民政府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农业统计范围覆盖我国境内各种经济组织、各个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但不包括()。
选项:
A.农业企业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
B.非农单位附属的农业生产活动
C.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活动
D.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统计行政诉讼中,被告统计局的局长参加庭审的身份为()。
选项:
A.被告
B.第三人
C.被告的委托代理人
D.被告的法定代表人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对于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最高可处()以下的罚款。
选项:
A.五万元
B.十万元
C.十五万元
D.二十万元
答案:
D
解析:
《统计法》第 41 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 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题目】所谓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是各产业的()的比重。
选项:
A.不变价增加值增量占不变价GDP增量
B.现价增加值增量占现价GDP增量
C.销售收入增量占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增量
D.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量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不是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
选项: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不是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选项:
A.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B.统计行政处罚合理性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天气形势”、“职业”等是从现象的属性来表现现象的特征,这类变量属于()。
选项:
A.定性变量
B.定量变量
C.定距变量
D.定比变量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不应由国家统计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的是( ) 。
选项:
A.对国家统计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B.经过复议,国家统计局改变了某省统计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C.对国家统计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过行政复议后仍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D.对北京市统计局做出的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农业统计范围覆盖我国境内各种经济组织、各个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但不包括()。
选项:
A.农业企业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
B.非农单位附属的农业生产活动
C.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活动
D.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经济普查以从事()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
选项:
A.第一、第二和第三
B.第二、第三
C.第二
D.第三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张红是某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参加了微积分的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5分,标准差是10分;第二次考试中,班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5分。张红每次考试成绩都是85分。假定考试分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则张红两次考试的成绩在班里的相对位置()。
选项:
A.不相同,第一次比第二次好
B.不相同,第二次比第一次好
C.相同
D.因为不知道班里人数而无法判断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