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
选项: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
C.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D.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答案:
解析:
1、【题目】中学、小学校园周围( )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选项: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100米
答案:
A
解析:
解析: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故选A。
1、【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选项: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答案:
B
解析: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章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选B。
1、【题目】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选项: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答案:
解析:
1、【题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目标,关于这一目标,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A.师范院校为主体,校本培训为辅
B.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
C.校本培训为主体,师范院校为辅
D.综合大学为主体,师范院校参与
答案:
解析:
1、【题目】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选项: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选项: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答案:
解析:
1、【题目】贝尔一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
选项:
A.巡回教学制
B.导生制
C.学年制
D.班级授课制
答案:
解析:
1、【题目】对教师来说,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这就是( )的表现。
选项:
A.热爱学生
B.全面发展
C.大众教育
D.个性化教学
答案:
D
解析:
解析:教师应注重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突出个性化教学。故选D。
1、【题目】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来构成的。
选项:
A.情感关系
B.师生关系
C.伦理关系
D.教学关系
答案:
解析:
1、【题目】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选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
解析:
1、【题目】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 )。
选项: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答案:
B
解析: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阶段水平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其中.6-8岁这一阶段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而不会考虑行为的动机。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
1、【题目】我们把海螺壳扣在耳朵上,可以听到像海潮一样的声音,其实这是( )
选项:
A.风吹进海螺壳的声音
B.颅内血液流动的声音
C.海螺运动发出的声音
D.外界的杂音
答案:
B
解析:
解析:声波共振即便是很微弱的声音,也会产生比普通振动更大的声音。海螺壳其实跟小提琴、吉他的共振箱一样,我们听到的海潮声实际是颅内血液流动的声音与壳内空气共振后的声音。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