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历类《“卫所制”解释》相关问答题
历史学

1、【题目】“卫所制”解释

答案:

明太祖为加强专制集权统治而创立的一种军事制度。 明朝军队的基层组织分为卫、所两级,因此叫做“卫所制度” 。大致五千六百人为一卫,称为卫指挥使司,一卫辖有五个千户所, 每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 设千户一名。

卫所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明朝卫、所遍布全国各地,自京师至府、县皆有卫、所,卫隶属于都指挥使司, 并听命于军部。 卫所制度的建立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强化了专制集权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概述宋辽间的战与和,评价宋辽盟约

答案:

(一)北宋与辽的和战

1、高梁河之役与雍熙北伐

太平兴国四年( 979 年),宋太宗领兵灭北汉后,乘胜进军幽州。北宋军队起初一路势如破竹,辽各州县长官纷纷投降。但宋军因连续作战疲乏,最后攻打幽外 I 城时,十五日不能下,辽名将耶律休哥带领骑兵来援, 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 大败宋军。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乘辽朝新君初立之机,又派三路大军北伐。东路军以曹彬为统帅,出瓦桥关,进军幽州;中路军以田重进为统帅,出飞狐口(在河北涞源北) ,攻打蔚州(河北蔚县) ;西军以潘美为统帅,杨业为副,出雁门,进取云中(山西大同) 。战争开始时,三路军队节节胜利。但因各军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指挥不力,岐沟关(今河北涿州)一战大败,杨业负伤被俘、 绝食而死。雍熙北伐败。 高梁河与岐沟关两役失败后, 北宋放弃了收复幽云失地的计划,对辽采取消极防御的政策。

2、澶渊之盟

1004 年 9 月,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入宋朝境内, 11 月在连破一些州城后,直抵澶州,直接威胁宋的都城开封。宋君臣震动。王钦若和陈尧叟主张迁都。宰相寇准和毕士安坚决主张真宗亲征。 经过激烈的争论, 真宗终于亲自出征, 前军用伏弩射死在阵前视察地形的辽军统帅,使辽军军心大为动摇, 辽遂决定与宋朝议和。双方协定:宋辽维持旧疆,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北宋每年给辽朝岁币白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史称“澶渊之盟”。

(二)评价:

“澶渊之盟”是宋辽间势均力敌条件下的产物,宋辽开战以来,辽朝虽然连年南下侵扰北宋, 但并不具备没网北宋的绝对优势, 而北宋几次北上用兵, 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目的也绝非能够轻易实现。

因此, 双方经过多年的军事较量而未分高下, 议和是双方的共同选择。 “澶渊之盟”后,宋辽间持续了长达百余年相对稳定的和平关系,不仅双方沿边州县的生产、 生活秩序渐趋安定, 社会经济很快发展起来, 而且彼此间的政治、 经济交往也日益密切起来。 这种友好交往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也加快了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解释

答案:

解析:

1、【题目】“严复”名词解释

答案: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留学英国海军学校, 在留学期间, 严复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 努力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

甲午中日战争后,翻译《天演论》 ,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严复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维新,要维新,必须大力倡导“西学” 。

戊戌变法后,翻译了《原富》 、《群学肆言》等,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严复的思想主张对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起了巨大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商团叛乱”名称解释

答案:

1924 年 8 到 10 月,因广州商团和商界因反对孙中山组织的广州军政府而引发的一场流血冲突事件。 广州革命政府依靠黄埔学生军、 一部分革命军和工农力量, 平定了商团的叛乱。通过此次事件,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初步巩固。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伯罗奔尼撒同盟”解释

答案:

解析:

1、【题目】“伯罗奔尼撒同盟”解释

答案:

公元前 6 世纪, 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各同盟,除阿哥斯和西北阿卡亚少数小邦外, 都加入了斯巴达控制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均由斯巴达与各盟邦订立双边盟约组成, 同盟完全由斯巴达所掌握,并成为斯巴达控制各邦的工具。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德里苏丹国”名称解释

答案:

解析:

1、【题目】概述宋辽间的战与和,评价宋辽盟约

答案:

解析:

1、【题目】论述 13-19 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兴衰。

答案:

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人所建立的一个帝国, 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土耳其人初居中亚内陆地区, 后迁至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半岛, 日渐兴盛。 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但奥斯曼帝国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国家的冲击,于 19 世纪初趋于没落,并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 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 随后凯末尔领导改革, 击退欧洲列强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1299 年,奥斯曼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 ,奠定了奥斯曼国家的雏形。 14 世纪奥斯曼不断向外扩张, 15 世纪初奥斯曼帝国一度衰落, 到 15 世纪中期,国力逐渐恢复。 1453 年穆罕默德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6 世纪土耳其人向东扩张,掌握了东地中海、红海的重要商道和埃及的巨大财富,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成为哈里发,加强了帝国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制度。 16 世纪中叶,苏里曼一世统治时期, 帝国处于鼎盛时期, 主张向外扩张, 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苏里曼一世逝世后, 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扩张逐渐放缓。 国内民族矛盾、 宗教矛盾和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西欧力量的增长、 发展由欧洲前往亚洲的新航线都破坏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发展。 以往有效的军事及官僚体制因苏丹的管治失当而变异, 危机四伏的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下去, 1683 年的维也纳之战标志着奥斯曼帝国终止向欧洲继续扩张步伐。

19 世纪 30-40 年代埃及为对外扩张而与土耳其进行了两次土埃战争,自此确定土耳其和埃及的主从关系。 1853 年与俄国争夺巴尔干的控制权发起克里米亚战争,以奥斯曼土耳其的胜利结束。

1839 年至 1871 年土耳其改革派为巩固奥斯曼的统治而实行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即坦志麦特, 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 新式学校教育造就了包括凯末尔等未来的青年土耳其党人。 改革唤醒了土耳其人的民族意识、 革命意识, 有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英国病”名词解释

答案:

解析: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