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简述国际组织的类型。
答案:
(1)依据国际组织成员的性质,可分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
(2)依据国际组织的职能,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3)依据国际组织成员的地域特点,可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4)依据国际组织的权利及其与成员国关系的性质,分为国家间组织和超国家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国际法的渊源。
答案:
(1)一般或特别条约
(2)国际习惯
(3)一般法律原则
(4)确定国际法原则的辅助方法: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的公法学家学说;国际组织决议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蒙特利尔公约》相对《海牙公约》在保护航空安全方面的进步之处。
答案:
(1)认识基础更进一步,将犯罪侵害的对象从航空器本身,转向了更抽象的“飞行安全” 。
(2)公约列举了多重故意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的犯罪行为,并把其中一些行为的时间要件从“在飞行中”延伸到“在使用中” 。
(3)“在使用中” 的定义为: 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 24 小时止。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国际法上国家的各构成要素对其构成的意义。
答案:
(1)定居的居民。有定居的居民或固定的人口,才能形成社会和一定的经济及政治结构,进而构成国家。
(2)确定的领土。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主权活动的空间。
(3)一定的政权组织或政府。政府是执行国家职能的机构,代表国家对内实行管辖,对外进行国际交往。
(4)主权。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国家具有的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地位。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甲国的A省位于甲国与乙国的交界处。该省居民与乙国公民属于同一民族,因此乙国一直鼓动A酱“脱甲入乙”,造成甲国政府与A省居民之间、甲乙两国政府之间矛盾日益加重。在乙国的鼓动、干涉和操纵下,A墙居民以投票的方式决定脱离甲国,成立独立的国家,并申请加入乙国。投票过程由A省邀请的某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程监督。
问题:
该案可否适用民族自决原则?为什么
答案:
(1) 该案可否适用民族自决原则 ?为什么 ?
不能适用。因为民族自决原则只适用于殖民地或非自治领土内的居民,而不适用于已经独立的国家内部少数民族的分离。
(2) A 省居民采用的是何种领土变更方式 ?
全民公决。
(3) A 省的这一领土变更行为是否合法 ?为什么 ?
不合法。全民公决须具备三个条件。 A 省的行为,不满足这三个条件
一是有合法和正当的理由; A 省没有合法和正当的理由。
二是没有外国的干涉、威胁和操纵,当地居民能够自由地表达意志; A 省居民受乙国的鼓动、干涉和操纵,不能自由表达意志。
三是应由联合国监督投票。 A 省投票过程邀请的某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程监督,而不是联合国监督。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