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某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拥有一个危险化学品库区和一个零售门市部。危险化学品库区分为东、西区两个部分,东区储存甲、乙、丙类危险化学品,西库区为普通商品仓库和配套的辅助用房。库区总占地面积11 000m2,总建筑面3 400 m2,建筑物均为石混结构
问题:
1.在丙酮库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2.当部分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后,灭火时的一般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
1、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3 点:
(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注意保持包装完整密闭,库房要保证良好的通风置换,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并连锁事故排风装置等。
(2)消除点火源。包括避免在丙酮库房内出现明火和高温表面,采取措施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在库房内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3)采取措施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如设置轻质屋顶或以门窗作为防爆泄压装置,使用防火墙作为防火分隔等。
2、灭火时的一般注意事项:
(1) 正确选择灭火剂并充分发挥其效能。常用的灭火剂有水、蒸汽、二氧化碳、干粉和泡沫等。由于灭火剂的种类较多,效能各不相同,所以在扑救火灾时,一定要根据燃烧物料的性质、设备设施的特点、火源点部位(高、低)及火势等情况,要选择冷却、灭火效能特别高的灭火剂扑救火灾,充分发挥灭火剂各自的冷却与灭火的最大效能。
(2)注意保护重点部位。例如,当某个区域内有大量易燃易爆或毒性化学物质时,就应该把这个部位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实施冷却保护的同时,要尽快地组织力量消灭其周围的火源点,以防灾情扩大。
(3)防止复燃复爆。 将火灾消灭以后, 要留有必要数量的灭火力量继续冷却燃烧区内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消除着火源;同时将泄漏出的危险化学品及时处理,特别要尽量使用蒸汽或喷雾水流稀释、排除空间内残存的可燃气体或蒸气,以防止复燃复爆。
(4)防止高温危害。火场上高温的存在不仅造成火势蔓延扩大,也会威胁灭火人员安全。可以使用喷水降温、利用掩体保护、穿隔热服装保护、定时组织换班等方法避免高温危害。
(5)防止毒物危害。发生火灾时,可能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有毒物质。在扑救时,应当设置警戒区,进入警戒区的抢险人员应当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并采取适当的手段消除毒物。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MPa。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Ⅰ、Ⅱ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Ⅰ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Ⅰ、Ⅱ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答案:
1、燃煤——易燃(自然)物质。 柴油——易燃液体。煤气——易燃气体。硫酸铵、硫酸——强氧化性物质。
2、特种设备:电梯,锅炉,蒸汽管道,压力容器。
3、按事故类别分类 F 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类别
(1)火灾—————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
(2)其他爆炸———除灰系统(粉尘爆炸) 、热力管网(管道爆炸) 。
(3)坍塌—————堆煤场。
(4)高处坠落———主厂房等检修。
(5)淹溺—————除盐水站。
(6)触电—————各种电气设备。
(7)机械伤害———各种机械。
(8)窒息和中毒——热力管网气体。
4、重大事故隐患Ⅰ、Ⅱ均由
F 厂整改。
理由: a、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隐患。
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d、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
5、针对安全检查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思。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
(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
(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1 分)
(5)加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
(1 分)
(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改
情况进行评估。(1 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F 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 F 厂主办公楼有: 2 部电梯, 1 套消防系统, 26 个灭火器。F 厂自备 煤 气站 和热电 站。煤 气 站生 产氢氧 化 铝焙 烧用煤 气,煤气 生产 能力 为65000N.m3/h。热电站有: 3 台 130t/h 燃煤锅炉, 1 套 12MW汽轮发电机组, 1 套 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地蒸汽,生产能力为 220t/h , 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 3.7MPa。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2010年 3 月,F 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 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Ⅰ、Ⅱ在2010年 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Ⅰ未整改的原因是F 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 厂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 G企业认为应由 F 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 F 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 F 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Ⅰ、Ⅱ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答案:
1、燃煤——易燃(自然)物质。 柴油——易燃液体。煤气——易燃气体。硫酸铵、硫酸——强氧化性物质。
2、特种设备:电梯,锅炉,蒸汽管道,压力容器。
3、按事故类别分类 F 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类别
(1)火灾—————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
(2)其他爆炸———除灰系统(粉尘爆炸) 、热力管网(管道爆炸) 。
(3)坍塌—————堆煤场。
(4)高处坠落———主厂房等检修。
(5)淹溺—————除盐水站。
(6)触电—————各种电气设备。
(7)机械伤害———各种机械。
(8)窒息和中毒——热力管网气体。
4、重大事故隐患Ⅰ、Ⅱ均由
F 厂整改。
理由: a、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隐患。
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d、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
5、针对安全检查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思。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
(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
(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1 分)
(5)加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
(1 分)
(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改
情况进行评估。(1 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深圳华贸电建局工程处在某造纸厂扩建工程中安装栈桥斜梁时,因斜梁未焊牢,摘钩时约3t重的斜梁倾翻,使4 名作业工人从10 m 高处坠落,其中一人未佩带安全带站在斜梁上,第二人虽佩带安全带,但把安全带挂在了该斜梁上,这两人都坠落身亡;第三人虽身佩安全带,但未系上,蹲在斜梁侧面焊接;第四人所佩安全带系在牢固处,两人坠落时,前者侥幸地落在松软的泥土上,身受重伤,后者安全带把他吊在空中,他仅仅受了轻伤。分析上述事件的违章之处。
答案:
(1)吊装作业摘钩前应按要求检查焊缝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摘钩;
(2)3 人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带;
(3)缺乏安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和检查;
(4)加强安全遵章守纪的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某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拥有一个危险化学品库区和一个零售门市部。危险化学品库区分为东、西区两个部分,东区储存甲、乙、丙类危险化学品,西库区为普通商品仓库和配套的辅助用房。库区总占地面积11000m2,总建筑面3400m2,建筑物均为石混结构
问题:
1.在丙酮库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2.当部分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后,灭火时的一般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
1、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3 点:
(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注意保持包装完整密闭,库房要保证良好的通风置换,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并连锁事故排风装置等。
(2)消除点火源。包括避免在丙酮库房内出现明火和高温表面,采取措施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在库房内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3)采取措施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如设置轻质屋顶或以门窗作为防爆泄压装置,使用防火墙作为防火分隔等。
2、灭火时的一般注意事项:
(1) 正确选择灭火剂并充分发挥其效能。常用的灭火剂有水、蒸汽、二氧化碳、干粉和泡沫等。由于灭火剂的种类较多,效能各不相同,所以在扑救火灾时,一定要根据燃烧物料的性质、设备设施的特点、火源点部位(高、低)及火势等情况,要选择冷却、灭火效能特别高的灭火剂扑救火灾,充分发挥灭火剂各自的冷却与灭火的最大效能。
(2)注意保护重点部位。例如,当某个区域内有大量易燃易爆或毒性化学物质时,就应该把这个部位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实施冷却保护的同时,要尽快地组织力量消灭其周围的火源点,以防灾情扩大。
(3)防止复燃复爆。 将火灾消灭以后, 要留有必要数量的灭火力量继续冷却燃烧区内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消除着火源;同时将泄漏出的危险化学品及时处理,特别要尽量使用蒸汽或喷雾水流稀释、排除空间内残存的可燃气体或蒸气,以防止复燃复爆。
(4)防止高温危害。火场上高温的存在不仅造成火势蔓延扩大,也会威胁灭火人员安全。可以使用喷水降温、利用掩体保护、穿隔热服装保护、定时组织换班等方法避免高温危害。
(5)防止毒物危害。发生火灾时,可能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有毒物质。在扑救时,应当设置警戒区,进入警戒区的抢险人员应当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并采取适当的手段消除毒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