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选项:
A.洞庭湖
B.青海湖
C.鄱阳湖
D.太湖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选项:
A.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合作化的进程
B.把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轻工业生产放在首位
C.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最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如果要准备一期 “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 ”,你认为不可能找到的历史照片是 ()。
选项:
A.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留影
B.重庆淡判国共双方代表合影
C.慈禧太后的宫廷生活照
D.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1975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为4504亿元,比1974年增长11.9%,这说明了 ()。
选项:
A.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的时期
B.“文化大革命”期间真正实现了“抓革命,促生产”
C.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促进了经济形势的好转
D.国民经济仍有一定发展,不能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概括正确的是 () 。
选项:
A.耕地资源-一西南多、东北少
B.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
C.煤炭资源-一南方多、北方少
D.森林资源--平原多、山区少23.在我国以下山脉中,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选项:
A.洞庭湖
B.青海湖
C.鄱阳湖
D.太湖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 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 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 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 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选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选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