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属于信息传输模型中的()。
选项:
A.信源
B.信道
C.信宿
D.编解码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 M 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 16 天,其持续时间为 5 天。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 作,他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 25 天、第 27 天和第 30 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 28 天、第 29 天 和第 30 天。则工作 M 的总时差为( )天。
选项:
A.5
B.6
C.7
D.9
答案:
C
解析:
解析
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6天,其持续时间为5天。因此,工作M的最早结束时间为第16+5=21天。工作M有三项紧后工作,他们的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8天、第29天和第30天。因此工作M的最迟结束时间为三者之中最小的第28天。工作M的总时差=工作M的最迟结束时间-工作M的最早结束时间=28-21=7天。该题的选项为“C.7”。
1、【题目】某机房部署了多级UPS和线路稳压器,这是出于机房供电的()需要。
选项:
A.分开供电和稳压供电
B.稳压供电和电源保护
C.紧急供电和稳压供电
D.不间断供电和安全供电
答案:
C
解析:
解析
答案是选项 C。
1、【题目】某项目经理在进行成本估算时采用 ()方法,制定出如下的人力资源成本估算表
选项:
A.类比估算
B.自下而上的估算
C.参数估算
D.成本汇总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项目经理对某软件需求分析活动历时估算的结果是:该活动用时 2 周(假定每周工作时间是 5 天)。 随后对其进行后备分析,确定的增加时间是 2 天。以下针对该项目后备分析结果的叙述中,( )是不 正确的。
选项:
A.增加软件需求分析的应急时间是2天
B.增加软件需求分析的缓冲时间是该活动历时的20%
C.增加软件需求分析的时间储备是20%
D.增加软件需求分析的历时标准差是2天
答案:
D
解析:
解析
考虑到进度风险,在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时,可进行后备分析,也就是以“应急时间”、“时间储备”或“缓冲时间”为名称增加一些时间。应急时间可取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值的某一百分比,或某一固定长短的时间,或根据定量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实际执行项目时,应急时间可能全部用完,也可能只使用一部分,还可能随着项目更准确的信息增加和积累而到后来减少或取消。用三点估算法估算活动的历时时,才会使用标准差这个概念。
本题的选项是“D.增加软件需求分析的历时标准差是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