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下列选项中关于民事诉讼法适用正确的是()。
选项:
A.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但法律或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B.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在2013年1月1日前依照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已经完成的程序事项,仍然有效
C.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或者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管辖规定的,人民法院对该案件继续审理
D.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或者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送达规定的,人民法院已经完成的送达,仍然有效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审终审制度,但对下列哪种案件的审理,实行一审终审,当事人不得上诉?()
选项:
A.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审理张某和李某的5000元借款纠纷案件,本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
B.选民资格案件
C.涉及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的离婚案件
D.房产继承案件
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减刑的对象包括()。
选项: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
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
选项:
A.提供法律咨询
B.代理申诉
C.控告
D.赔偿
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公安后勤保障工作主要包括 ( )
选项:
A.队伍保障
B.装备保障
C.法律保障
D.信息保障
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职权时发生()的,受害人有取得公安行政赔偿的权利
选项:
A.违法采用行政强制措施造成损害结果
B.违法适用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结果
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损害结果
D.错误逮捕造成损害结果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公务员的考核内容有()。
选项:
A.德、能、勤、绩、廉
B.重点考核内容是工作实绩
C.工作实绩是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
D.既要突出工作实绩又不能以实绩替代对德、能、勤、廉的考核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审终审制度,但对下列哪种案件的审理,实行一审终审,当事人不得上诉?()
选项:
A.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审理张某和李某的5000元借款纠纷案件,本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
B.选民资格案件
C.涉及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的离婚案件
D.房产继承案件
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选项中,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承诺的有()。
选项:
A.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乙在接到要约后一个月内答复,逾期未答复则视为承诺。乙未按期答复
B.甲向乙发出出售电脑的要约,乙在甲规定的期限内回复:“价格每台减少500元,其他条件不变”
C.甲商店标价出售钢笔,乙未与店员协商就出钱购买
D.乙向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冰淇淋一份
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下列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选项:
A.工人赵某将爱在外打架惹事的l2岁的儿子用铁链子锁在家中两天
B.大学生王某、李某与同班同学陈某不和,遂将陈某关在一小仓库内达三天三夜
C.农民赵某抓获到其家中行窃的窃贼李某,并将其捆在离家不远处的一棵树上达两天两夜,同对李某进行殴打,但未造成重伤
D.农民甲、乙将越狱逃跑的犯罪分子丙捆绑扭送到公安机关
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职权时发生 ( )的,受害人有取得公安行政赔偿的权利
选项:
A.违法采用行政强制措施造成损害结果
B.违法适用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结果
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损害结果
D.错误逮捕造成损害结果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立法的过程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过程
B.法律规则有强制力,而法律原则则没有强制力
C.法律解释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D.法的物质制约性和阶级意志性都是法的本质属性
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公安机关在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时,应充分保障当事人享有 ( )等权利
选项:
A.申辩权
B.要求举行听证权
C.申请行政复议权
D.提起行政诉讼权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哪些人不适用死刑?
选项:
A.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B.犯罪时怀孕,在羁押期间被人工流产的妇女
C.疑犯在投放危险物质致人死亡时为74周岁、被审判时已满75周岁
D.犯杀人罪审判时已满16周岁不满l8周岁的人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