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述评。
答案:
夸美纽斯对中世纪学校工作的缺乏计划性和个别教学极为不满,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学生入学之后,必须坚持完成学业。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夸美纽斯要求用班级授课来代替个别教学,即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夸美纽斯认为一位教师可向全班几百个学生同时授课。夸美纽斯还要求实行"十人长"制,以辅助教师的工作。他认为班级授课制不仅可以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师工作热情,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相互学习。优点很多,应积极推行。
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工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学校工作效率,符合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为后世所广泛采用。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
答案:
1912年至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王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
(1)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
(2)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
(3)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
(4)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
(5)改进了教学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宫廷学校是什么意思?
答案:
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之一,创办者是阿尔瑟,学生主要是法兰克王国的皇室成员及其贵族子弟,开设课程主要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神学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当时比较流行的“问答法”。在当时成为世俗教育的中心,对中世纪早期世俗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孔子对教育做出的主要贡献。
答案: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教育所作的主要贡献有:
(1)他指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2) 他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
(3)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创造了条件;
(4)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5) 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
(6)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
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
(1)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
①令州县立学;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③改革大学。
(2)北宋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兴学,主要内容是:
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③颁定(三经新义);④设置专门学校;⑤改革科举制度。
(3)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
①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文士是什么意思?
答案:
是一种操持礼乐仪式的人员,他们都以领主给的俸禄为主,不能过问、干预政治。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
答案:
1912年至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王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
(1)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
(2)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
(3)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
(4)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
(5)改进了教学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书同文是什么意思?
答案:
秦朝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一项措施。目的是为了消除战国以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将“大篆”和古文加以改造,形成“小篆”——秦朝新的文字,为推行朝廷政令扫除了文字、语言障碍,同时为文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佛杰里奥“自由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
佛杰里奥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他在《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文中,提出“自由教育”的思想,主要内容有:
(1) 自由教育的目的不是训练特殊的技能,而是发掘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性。
(2) 自由教育应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
(3) 道德教育在自由教育中应占据首要地位,德行的培养应重于知识的传授。
(4) 在智育方面,主张大力加强自由学科的教学,尤其是历史、道德哲学、文学和自然学科的教学。
(5) 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的身体和心灵进行有效的训练。
他的教育思想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对教育活动认识所达到的水平,充分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