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案例分析题
我国西部地区某县政府召开会议,讨论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在会场上各位领导经过简单的讨论,最后以多数压倒优势表决通过决定,按照70%还林,30%种草的比例退耕;会上有人提出该县大部分地不宜退耕还林的看法,但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事实上,该县由北到南,降水量从100毫米到500毫米不等,而在一般情况下林木在500毫米以下降雨量的气候中难以成活。因此,该县所规定的林草比例必然导致北部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国家已多次强调,要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但西部地区许多地方未做到这一点。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公共政策学知识,分析该县退耕还林政策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你自己的解决方法。
答案:
答:(1)小组意识理论认为,参与决策的群体成员自觉不自觉地把保持群体一致和创造和谐气氛作为目的,所以往往不能理智地分析各种备选方案,造成决策失误。本案例中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比例就是上述理论的具体表现。
(2)要解决由于小组意识因素造成失误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作为领导者应当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于其他成员;其次,应当邀请有关专家到会,发表意见,并将这一做法逐渐制度化;再次,不要轻易地满足“一致”,在成员很快形成一致意识时尤其要提出疑问。
评分细则(理由充分,酌情给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政策分析的定性方法的主要优点
答案:
(1)弥补了定量方法存在的不足。 (2)通用性大,适用于多种分析。
(3)有利于调动专家积极性,促进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政策评估
答案:
政策评估的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效果(效率、价值、问题等)进行的一种估量和评价,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新政策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环境
答案:
政策环境是指政策制定系统之外的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在政策执行时的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包括经济实力和经济体制两方面。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治状态。
(3)文化环境。政治执行中的文化环境包括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公民素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教育政策
答案:
教育政策是指政党、政府等公共权力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制定、实施的,对各类教育活动进行调控和管理的行为规范、准则。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主要依据
答案:
(1)主要任务、目标、路线的变化。 (2)政策环境的变化。 (3)人们认识的深化。
(4)政策偏差的产生。 (5)政策副作用的产生。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公共政策的功能。
答案:
(1)指导功能(2)控制功能
(3)协调功能(4)分配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1999年6月初,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日报、晚报、电视台、电台就此事件做了大量报道,反映了学生、家长、教师、中小学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之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1999年8月末,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数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
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公众已议论了多年,有关专家也呼吁了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政策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
答案:
条件有: (1)事件或问题必须严重, 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 (2)必须被有关政府部门察觉, 引起其重视。 (3)要有民主、 开放的察觉机制, 如新闻媒体。 应吸取的教训: 完善察觉机制,以便及时察觉问题,迅速作出回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