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1975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为4504亿元,比1974年增长11.9%,这说明了()。
选项:
A.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的时期
B.“文化大革命”期间真正实现了“抓革命,促生产”
C.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促进了经济形势的好转
D.国民经济仍有一定发展,不能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自1990年到2008年11月,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2项,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2008年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有1900多人,是联合圜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罔家。这充分表明()。
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
②维和行动有利于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日标
③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④维和行动有利于扩大中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的军事联系
选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足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4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选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分布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 () 。
选项:
A.不同国家的政策不同
B.地球表面热量分布差异
C.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
D.劳动力数量差异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行政区划中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数量分别是 ()。
选项:
A.24、5、4、2
B.23、4、5、2
C.23、5、4、2
D.24、5、4、1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 。
选项: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1975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为4504亿元,比1974年增长11.9%,这说明了 ()。
选项:
A.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的时期
B.“文化大革命”期间真正实现了“抓革命,促生产”
C.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促进了经济形势的好转
D.国民经济仍有一定发展,不能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就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教育等建言献策,会议提案组共收到委员提案5571件。这说明()。
①政协是我国制定政策法律的重要机构
②人民政协建言献策是我国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③提交议 案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根本途径
④提交议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选项: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概括正确的是 () 。
选项:
A.耕地资源-一西南多、东北少
B.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
C.煤炭资源-一南方多、北方少
D.森林资源--平原多、山区少23.在我国以下山脉中,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汉谟拉比法典》《人权宣言》和美国 l787 年宪法的实质都是 () 。
选项:
A.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B.以法治国,依法办事
C.维护工农大众的利益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我国以下山脉中,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最显著的是()。
选项:
A.天山
B.南岭
C.阴山
D.秦岭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选项:
A.洞庭湖
B.青海湖
C.鄱阳湖
D.太湖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按照自然带分布的规律,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方向是()。
选项:
A.营造灌丛或草原景观
B.广泛种植常绿阔叶林
C.大面积种植以杨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
D.大力引进欧洲城市绿地草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人可以避免 “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 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 “ 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 “ 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 “ 危”的必须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③认识 “ 安” 与“ 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 “ 安” 与“ 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选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开辟最主要的共同意义是()。
选项: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C.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D.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