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互动过程的哪三个层面值得注意?
答案:
(1)直接决策者之间;
(2)直接决策者与代表社会多种利益的利益集团;
(3)企业在互动中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法约尔的组织论。
答案:
(1)层级制度与跳板法则;
(2)线性组织理论;
(3)参谋理论。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分支方法的主要特征。
答案:
(1) 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对必要行动的经验分析两者不是截然不同的,而是密切相关的。
(2) 既然手段和目的不能分开,那么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不恰当的,或是有限的。
(3) 检验最佳政策的典型方法是,政策分析家是直接对某一项政策取得一致意见的, 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达到某种一致目标的最恰当手段。
(4)分析的有限性。包括会忽略一些可能发生的重大后果,一些可能采取的重要备用方案,以及一些受影响的价值因素。
(5) 进行比较,从而减少对理论的依赖。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里格斯行政理论的局限性。
答案:
(1)里格斯的行政理论模型源于西方国家,主要是起源于美国,因而里格斯的行政理论的坐标是西方。
(2)里格斯的生态环境分析显然缺乏完整性。
(3)里格斯自由、随便地创造了新的术语来解释他的思想,他也给许多已经在使用着的术语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重叠性
答案:
所谓重叠性,是指衍射社会形式上分化的结构与融合社会未分化的结构和平共处的程度。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分支方法的主要特征。
答案:
(1) 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对必要行动的经验分析两者不是截然不同的,而是密切相关的。
(2) 既然手段和目的不能分开,那么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不恰当的,或是有限的。
(3) 检验最佳政策的典型方法是,政策分析家是直接对某一项政策取得一致意见的, 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达到某种一致目标的最恰当手段。
(4)分析的有限性。包括会忽略一些可能发生的重大后果,一些可能采取的重要备用方案,以及一些受影响的价值因素。
(5) 进行比较,从而减少对理论的依赖。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情况定律
答案:
所谓“情况定律” 指的是当周围的变化和反应互相交织、 不断出现时,针对这种情况必然出现的敏感能力。这时候,有没有权威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意旨,而是取决于工作情况的客观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精英模式的主要观点。
答案:
美国还有一种较有影响力的、描述美国政治过程的决策模式,这就是通常称之的“精英模式”。精英模式不认为在美国这样的社会中,政策是多种社会互动的结果, 而认为政策是由社会中少部分精英人物做出来的,公共政策并不反映公民的要求和愿望,它只反映了少数决策者的利益、感情和价值观念,尽管这些政策并
解析:
暂无解析